今年庚子鼠年春節(jié)大家都過得特鬧心,重點疫區(qū)以外還有人過得更擔驚受怕,年過五旬的陳阿姨(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因為新冠肺炎引發(fā)的疫情一直宅在浙江老家中哪兒也去不了,家里相比往日確實冷清不少,一年忙到頭的她正想借此機會好好休息一下,但沒想到大年初三摔了一跤,居然“摔出”一個騎跨小腦幕的巨大腦膜瘤,著實讓她受了場驚嚇。所幸慕名來到上海藍十字腦科醫(yī)院,經過神經外科李士其教授團隊手術,成功為其切除,化險為夷。
頭痛十年余 一跤“摔出”腦腫瘤
陳阿姨平時在家附近服裝廠上班,從十年前開始偶爾有頭疼情況出現,但是她一直以為是上班累的,以為是偏頭痛,就去藥店買點止頭痛藥來內服,也沒當回事。
今年春節(jié)正月初三,正在家中做飯的她突然摔倒,被送到當地醫(yī)院經磁共振檢查,有少量蛛網膜下腔出血,右側跨小腦幕富血供占位,考慮為腦膜瘤。
一聽到大腦里長了腫瘤,著實讓一家人受驚不少,為謹慎起見,家人準備帶她到上海檢查治療。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直耽誤至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家人帶她趕到上海,慕名轉入上海藍十字腦科醫(yī)院。
▲ 頭痛十年余,沒想到是腫瘤作祟
罕見騎跨小腦幕巨大腦膜瘤,或危及生命
頭顱MR增強顯示,患者右側后顱窩可見團塊狀異常信號病灶,大小近5公分,邊緣清晰,輪廓不規(guī)整,向上凸入枕部,毗鄰右側小腦半球及枕葉受推壓(右側小腦少許水腫),右側橫竇明顯受壓,右側枕骨受壓變扁。
由神經外科6B病區(qū)主任潘仁龍、李士其教授、吳治群博士組成的專家組會診后指出,患者顱內占位明確,根據影像學表現考慮為小腦幕腦膜瘤,并且腫瘤橫跨小腦幕幕上幕下,十分罕見。腫瘤瘤體向上下兩方向發(fā)展,大部位于后顱窩,瘤體已較大,不及時手術,會出現慢性枕骨大孔疝的急性發(fā)作,導致生命危險,患者手術指征明確。
該患者腫瘤瘤體巨大,血供豐富,緊鄰橫竇、后矢狀竇、直竇,術中需要規(guī)避重要血管,減少出血,同時要保護好小腦功能區(qū),以防造成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或視覺障礙,手術存在較大風險和難度。李士其教授建議術前先行DSA造影,可對適宜的供血動脈進行栓塞,并充分完善術前準備,并對圍手術期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fā)狀況做好詳盡的應急預案。
大型小腦幕腦膜瘤是指腫瘤基底附著于小腦幕或小腦幕切跡處,瘤徑>3cm的腦膜瘤。起源于小腦幕的腦膜瘤僅占顱內腦膜瘤的2%-9%,騎跨小腦幕巨大腦膜瘤則更為少見。由于此位置空間結構比較復雜,毗鄰重要神經血管,加之跨小腦幕上下,是神經外科手術的難點之一。
▲ 腦膜瘤橫跨小腦幕幕上幕下,十分罕見
歷時5個多小時 李士其教授團隊成功除大瘤
在完善DSA造影,并告知家屬相關風險征得家屬同意后,3月24日上午10點,6B病區(qū)神經外科醫(yī)療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右側枕部跨小腦幕上下巨大腦膜瘤切除術”。
李士其教授在吳治群博士、黃秀夫醫(yī)生及醫(yī)護團隊協(xié)助下,切開硬腦膜,見小腦幕位置腦組織表面有突出腫物。在蔡司顯微鏡(雙熒光)下將腫物切開,腫物呈淡黃色,質較硬,血供豐富。腫物周圍與腦組織邊界清晰,橫跨小腦幕上下,呈葫蘆狀,小腦幕下方較大,腫物壓迫橫竇。李士其教授處之泰然、游刃有余,避開回流靜脈等重要血管及重要腦功能區(qū),耐心地將橫竇近腫物處結扎離斷,逐步切除腫物。腫物與小腦幕粘連緊密,考慮為其基底,充分切斷腫物血供,在充分保護神經血管組織基礎上,快速準確地止住一個個出血點,在鏡下將腫物切除,留取部分腫物送病理。
術后根據病理檢測,患者確診為小腦幕腦膜瘤。
▲ 李士其教授正聚精會神為患者手術
李士其教授介紹,腦膜瘤是起源于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fā)病率占顱內腫瘤的19.2%,僅次于膠質瘤,居第2位。50%位于矢狀竇旁,另大腦凸面、大腦鐮旁者多見,其次為蝶骨嵴、鞍結節(jié)、嗅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部位。腦膜瘤雖屬于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但其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痛和癲癇為首發(fā)癥狀,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
因腦膜瘤生長緩慢,等到發(fā)現時腫瘤往往長得很大,患者若忽視早期癥狀,可能會錯過較佳治療時機。若未及時治療,患者病情將呈現進行性加重,會導致多種惡性循環(huán)因素,使病情迅速惡化甚至威脅生命。目前,手術切除腦膜瘤是首選的治療手段;尤其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fā)展,手術切除腦膜瘤的成功率不斷提高,使大多數患者得以康復。
上一篇:“陽光大男孩” 突發(fā)腦出血 腦卒中并非老年人 “專利” 下一篇:要聞 | 2020年首次醫(yī)院護理管理研討會順利召開朱敏書記用長年累月的職守堅守、智慧管理和辛勤付出,筑牢扎穩(wěn)醫(y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