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海綿竇瘺(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一般指頸內動脈海綿竇段的動脈壁或其分支發(fā)生破裂,以致與海綿竇之間形成異常的動靜脈交通。由頸內動脈和(或)頸外動脈的硬腦膜支血管與海綿竇形成側異常交通稱為海綿竇硬膜動靜脈瘺。
頸動脈海綿竇瘺的分類
1.按病因
分為外傷性(75%以上)和自發(fā)性(不足25%)。
2.按盜血量的大小
分為高流瘺(多見于外傷性)和低流瘺(多見于自發(fā)性)。
3.Barrow分型(1985年)
根據(jù)解剖和造影中頸動脈及分支與靶點的關系分為4型:A型頸內動脈直接與海綿竇相交通,占75%~84%,多見于外傷、海綿竇內動脈瘤破裂等;B型頸內動脈分支與海綿竇相交通,占7%;C型頸外動脈分支與海綿竇相交通,占3%~10%,常見于年輕患者,常見的供血動脈為腦膜中動脈在棘孔上方的分支向海綿竇供血;D型B+C,頸內和頸外動脈都通過其腦膜支與海綿竇相通,常有雙側同時供血,占9%~21%。
4.按病理和治療的需要
分為直接型(A型)、硬膜型(B或C或D型)和混合型(同時存在直接型和硬膜型)。
頸動脈海綿竇瘺診斷不難,但因昏迷或眼眶部外傷、或眼科就診的低流量CCF者易被誤診。
鑒別診斷
1.先天性眶板缺損
為先天性斑痣錯構瘤病的一種表現(xiàn),患者皮膚上可有咖啡色素斑和多發(fā)性神經纖維瘤病,可有眼球突出和搏動,無顱內雜音,眶周和結膜無擴張和增生的血管,X線見眶頂骨質缺損、蝶骨嵴和顳線消失、患側眼眶擴大。
2.海綿竇血栓
可有眼球突出和結膜充血水腫,但無眼球搏動,無雜音,可有鼻旁竇或面部化膿性感染病灶。
3.球后腫瘤和蝶骨嵴腦膜瘤
常有單側眼球突出伴Ⅲ、Ⅳ、Ⅵ腦神經不全麻痹和三叉神經眼支分布區(qū)的淺感覺減退。
4.眶內動脈瘤或眶內動靜脈畸形
可有搏動性突眼和顱內雜音,但少有眼靜脈充血和水腫。
5.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
可有突眼和結膜充血,但無搏動和雜音。
上一篇:頸動脈海綿竇瘺有哪些表現(xiàn)?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