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靜脈畸形,相信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對此都是不了解的,甚至有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腦動靜脈畸形。因此也不知道腦動靜脈畸形治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也不知道腦動靜脈畸形治療應該如何護理。下面為您介紹。
腦動靜脈畸形的術后護理
1、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患者意識水平的變化是反映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以便掌握病情變化,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呼吸、脈搏、血壓的變化,及時發(fā)現出血和再出血的體征(如脈搏慢而有力、瞳孔不等或散大、呼吸由快變慢、血壓升高等),因此要加強巡視,保證患者安全。本組有1例患者是在睡眠中破裂出血的,做到及早發(fā)現病情變化及時搶救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
2、保持安靜,盡量減少探視
給患者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以降低腦代謝減少需氧量。出血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4~6周,頭部抬高15°~30°。
絕對臥床休息是為了減少破裂出血,腦血管畸形再出血者占8%,最多出血3次,再出血的患者40%~65%死亡。再出血發(fā)生在第一次出血后7天內的最多。因此護理中要注意將患者安置在安靜、空氣新鮮的病室,限制探視,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激動、用力咳嗽等誘因,防止破裂出血。
3、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1)給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進食困難的患者應給予流質飲食,以保證營養(yǎng)的供給,并記錄好出、入量,保持水、電解質的平衡。對于有高血壓患者,宜低鈉飲食,控制鈉鹽的攝入,適當運動。
(2)了解患者每日大便情況,有便秘患者及時遵醫(yī)囑處理,鼓勵患者多食粗纖維食物、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服用緩瀉藥,小量灌腸或使用肛門栓劑,以促進排便。避免因大便干燥而用力排便而增加顱內壓,導致腦血管畸形出血的發(fā)生。維持規(guī)律的排便時間也有利于康復的訓練。
4、控制性降低血壓
控制性降低血壓是預防和減少腦血管畸形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血壓高會導致顱內壓增高,導致血管痙攣,腦供血減少,故血壓降低過多會造成腦灌注不足而引起腦損害。
因此降血壓不宜降低過多,而且需在血壓持續(xù)監(jiān)測的指導下進行,血壓應控制在發(fā)病前所測的或此患者年齡稍高的水平,以免減少腦血流灌注量而加重腦梗死。在降壓的同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有頭暈、意識改變等缺血癥狀,應報告醫(yī)生可適當回升。
5、加強醫(yī)患溝通
加強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力度,做好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士為患者及家屬做好入院介紹,給患者及家屬介紹動脈瘤出血的危險及誘發(fā)因素,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理解和配合,家屬能配合醫(yī)院工作。
有1例病例是由于探視人員較多,患者情緒較激動,晚上發(fā)生破裂出血。在探視時不給患者增加刺激源,讓患者保持穩(wěn)定情緒,以平和心態(tài)去迎接手術、配合治療。患者能了解一些出血的誘因,可以避免破裂出血。因此我們要了解患者的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感受采取相應的措施。
上一篇:腦動靜脈畸形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正確認識腦動靜脈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