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53年,Seldinger首先采用經(jīng)皮穿刺血管插管術,它取代了以前直接切開暴露血 管穿刺的方法。該技術是在影像設備引導下采用穿刺針穿入血管后送入導絲,退出穿刺針并沿導絲送入導管至靶血管內(nèi),從而達到介入治療的目的。該穿刺插管法操作簡便、安全、并發(fā)癥少。隨著現(xiàn)代介入放射學技術的發(fā)展,它不僅應用于血管性介入診斷與治療,而且已用于各種非血管性介入診斷和治療。
方法
1.常規(guī)消毒皮膚,并行局部麻醉(嬰幼兒或不合作的患者可行全身麻醉)。
2.用尖刀刺開皮膚2~3mm,便于導管鞘通過皮膚。
3.左手中、示指輕按于動脈搏動最強處,右手持穿刺針,進針方向與動脈呈同一軸 向,與皮膚呈35°~45°,針尖斜面向上。
4.穿刺針向動脈最強搏動點刺入,若刺中動脈,可見穿刺針隨動脈搏動而跳動,其跳動方向與動脈的縱軸相一致。
5.帶芯穿刺針通常穿透血管前后壁,拔出針芯,緩慢后退穿刺針,見有鮮紅色血液從針尾噴出,則將穿刺針尾輕輕下壓,即刻從針尾送入導絲。
6.當導絲進入血管20~40cm后,拔出穿刺針,左手壓迫穿刺點以便止血及固定導絲。
7.使用導管鞘時,將導管鞘套在擴張器上并固定,邊順時針旋轉(zhuǎn)邊沿導絲送入血管腔內(nèi),然后退出擴張器和導絲,從導管鞘側(cè)臂的開關接頭內(nèi)注入肝素鹽水。
8.在透視的監(jiān)視下,通過導絲的引導,將導管送入檢查治療部位。
9.術畢拔管后,穿刺點壓迫15min止血。
注意事項
1.Seldinger穿刺法術中注意要點
(1)皮膚切口與血管穿刺點有一定距離:角度與厚度決定距離。
(2)雙指固定血管:防止血管滑動。
(3)穿刺深度判斷:深退與淺送。
(4)穿刺血管判斷:針尾的跳動或擺動。
(5)導絲引入:無阻力進入,防止進入分支和夾層。
(6)穿刺后抗凝:及時注入肝素(必要時肝素化)。
2.血管穿刺后注意要點
(1)壓迫止血:持續(xù)壓迫15~30分鐘。
(2)加壓包扎:穿刺側(cè)肢體伸直,保持平臥24小時。
(3)觀察:出血和下肢循環(huán)。
適應證
1.血管本身病變,如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出血、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動脈瘤、動靜脈瘺等。
2.軟組織或器官病變與血管病變的鑒別診斷。
3.某些腫瘤手術前了解血供情況或與重要血管的關系。
4.血管病變手術后隨訪。
5.血管病變的介入放射學
禁忌證
1.碘過敏試驗陽性或明顯過敏體質(zhì)。
2.嚴重心、肝、腎功能衰竭。
3.嚴重凝血功能障礙。
4.惡性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多發(fā)性骨髓瘤。
5.重度全身性感染或穿刺部位有炎癥。
6.妊娠3個月以內(nèi)者。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超選擇性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