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常在冬季發(fā)病,中老年人最多見。除了進行積極的治療外,平時的運動鍛煉也很重要。通過以下鍛煉,可以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減輕呼吸道阻塞程度,有利于緩解癥狀,增強心肺功能。
1 呼吸鍛煉
2 腹式呼吸
吸氣時盡量使腹部隆起 ,呼氣時盡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鍛煉兩三次 ,每次一二十分鐘。
3 縮唇呼吸
吸氣時用鼻腔, 空氣經(jīng)鼻腔的吸附、過濾、濕潤、加溫,可減少對氣管的刺激;呼氣時將嘴唇收縮成吹笛狀,使氣體通過縮窄口形徐徐呼出,可延緩小氣道提前閉合,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
4 全身性呼吸體操
在腹式呼吸練習的基礎(chǔ)上,可以進行全身性的呼吸體操,即呼吸與擴胸、彎腰、下蹲等動作結(jié)合在一起,按腹式呼吸的要點進行鍛煉。
5 有氧運動
在疾病緩解期要進行適度、有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心、肺的貯備能力。有氧運動的方式包括慢跑、游泳、騎車等活動,應(yīng)循序漸進。以慢跑為例,可先慢步行走,其步速以不引起氣短癥狀為宜,持續(xù)1周~2周,先增加步速,進而走跑交替,即慢跑30秒,行走30秒;以后逐步增加慢跑時間,如慢跑45秒、60秒、120秒,行走30秒,以至全部轉(zhuǎn)為慢跑;每次慢跑時間從5分鐘開始,逐步增加至每次至少20分鐘。慢跑速度以出現(xiàn)輕度氣短、無明顯氣急和心跳加速及過分疲勞為度。每次增加步行或慢跑的運動量,應(yīng)有1周~2周的適應(yīng)時間。慢阻肺患者還可通過練氣功、打太極拳、定量行走等適當?shù)倪\動形式,達到增強呼吸功能的目的。
上一篇:頸動脈斑塊、頸動脈硬化、頸動脈狹窄——分階段巧治療更靠譜 下一篇:三種簡易的可以幫你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菜譜!白衣執(zhí)甲四十載,一盞提燈暖人間。近日,曾獲中華護理學會“杰出...【詳細】